
滚滚长江,奔流激荡。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长江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长江委水文局全体干部职工奋战在治江一线,用拼搏和奉献书写了长江水文新的辉煌。
2024年汛期,长江发生中下游型区域性大洪水,流域内水位38站超保证、29站超历史,干支流发生44次编号洪水;8月后涝旱急转,9—10月中下游水位居历史同期倒数1—2位,长江口接连遭受超强台风袭击……面对复杂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长江委水文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运用全链条现代化雨水情测报技术,内外业协同发力,倾力而为,有力支撑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交出了水文测报的优异答卷。
江河安澜,谋在千里。2024年,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扎实推进,长江委水文局新增、修编预报方案103套。汇集雨水工情等报汛信息近5万站,AI推流创新应用于相应流量定线,30分钟内报汛整体时效合格率99.74%。首次利用长江智慧水文监测系统(WISH系统)开启“云上”汛检新模式。利用洪水动态预警、防洪形势多维分析,高质量完成“35·7”洪水调度演练。科学测报、精准研判,支撑上游水库群提前4天消落到位,流域水库群较防洪库容多预留159亿立方米,为迎战大洪水做足准备。
升级技术手段,全方位支撑防御决策。长江委水文局强化多源多维融合感知,精准预报,支撑科学调度、拦洪错峰,有效拦蓄洪水近300亿立方米,降低中下游洪峰水位,避免多地水位超保、多个分蓄洪区及民垸启用,显著减轻流域防洪压力。密切跟踪台风动向,抢抓时机全面开展咸潮、风暴潮监测预警,完整观测大中小潮,有效应对多场台风暴雨洪水。超前研判、滚动分析、迭代方案,在来水极端偏枯的情况下,支撑流域水库群较2022年多蓄水152亿立方米。
2024年7月5日下午,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造成垸区被淹。“请速到现场开展水文监测!”18时30分,水利部、长江委指令下达后,水文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海云,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官学文当即决定组建水文应急监测队和内业分析组。水文应急监测队携带设备,分三组从武汉、岳阳火速赶往团洲垸大堤险情处置现场。
在柞水大桥塌方、汉源泥石流等险情处置现场,长江水文人也以前瞻及时的水情预报、高效有序的应急测报、精准迅速的分析研判和科学客观的结论建议,为险情处置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12期汛情通报、1040余期各类预报及分析材料、9.2万余条推送短信、561期强降雨叫应提醒……在长江委精准施策、精细调度下,2024年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全面胜利,而统筹洪水蓄泄的背后,是长江水文人精算“水账”的“硬核”技术、分毫必争的执着精神以及守护安澜的挺膺担当。
2024年10月底,重庆市2024年三峡库区长江重点支流水生态监测项目采样及监测工作在小江、龙河等17条河流的23个监测断面开展。长江委水文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围绕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聚焦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点工作,初心如磐、克难奋进,为永葆母亲河生机活力贡献坚实的水文力量。
一年来,长江委水文局有序开展局属76个省界、生态流量、水量分配等水资源断面日常监测和数据审核报送。牵头编写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并通过长江委审查,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奠定资料数据基础。
一年来,长江委水文局编制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跨省江河水量分配计划。扎实开展富水等跨省江河水量调度方案研究、嘉陵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分区管控研究、丹江口等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调度研究等工作。承担完成流域典型地区地下水调查与管控、管理指标复核,牵头完成全国省界、生态流量等重要断面名录、指标及方案制定,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积极参与水量分配、生态流量管控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价,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日常管理、用水统计管理核查、取水许可情况抽查等技术工作,为水资源刚性约束提供技术支撑。
精心开展西南水网建设规划、引江补汉工程等重大水网工程水文设计,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等多个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文工作,为织好国家水网“纲目结”、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筑牢基础。
聚焦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长江委水文局连续14年开展三峡水库、向家坝生态调度试验方案编制及试验监测、水环境水生态监测分析。汉江上游及支流堵河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西南诸河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情况调查全面完成。首次系统性对12个长江流域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微塑料检测。
锚定“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目标,构建汉江流域水文水质监测体系,编制《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文水质监测方案(2024)》并由水利部印发。库区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投入试运行,首次开展覆盖地表、地下、生活饮用水“三标准”的全指标水质监测,探索开展污染物通量监测分析评价,启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
位于武汉江滩的汉口水文站,有一个外形酷似大羽毛球的设备,这是长江委水文局汉口分局的水利测雨雷达。站内蒸发场里,还有一台北斗GNSS面雨量监测仪。据汉口分局技术人员介绍,有了这些利器,基层一线做好雨水情监测工作的底气更足了,信心更强了。
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以创新驱动凝聚人心,机制、平台、研究“三位一体”创新生态初步形成,科技进步与业务发展互融互促良性循环基本实现,创新服务体系全面构建,水文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
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抓住软硬件“两项重点”,构建水文全感体系。全感通水文感知基站投入使用,流量在线监测率由60%提高至80%;量子点光谱测沙仪全局推广;高精度大水深空间多维信息观测研究完成验收;GNSS三维水道、激光雷达河道观测新技术在多个勘测局推广应用,全要素感知能力整体提升。
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持续建设“三道防线”,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陆水、唐白河流域测雨雷达建设前期工作持续推进;80余部天气雷达数据实现共享应用,报汛方式实现数据接收-处理-分发全链路闭环和流域15个分中心全覆盖,数据量同比增长54%;长河系、多阻断、河湖互馈的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研发完成,短期预报精度总体达到85%。
2025年1月6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长江委水文局再传佳绩:由张明波团队主持完成的“梯级水库群洪水资源预测评价与级联风险调控关键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有3项成果获三等奖。
过去的一年,长江委水文局厚植科研基础,凝练科研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效能——
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省重点基金和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余项;3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基金项目、三峡科调等重点项目研究有序推进;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智慧水文专委会、长江委水文局科协与科技委正式成立。
1项国家技术标准、2项水利行业规范获批立项。
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7项,1项美国专利,2项获首届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三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获省部级科技特等奖、一、二等奖和青年奖等15项,长江委科技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地理信息工程金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各1项。
10项成果入选水利部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
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对外加强协作,流域水文协作体系进一步巩固;深化科技交流,水文“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完善标准体系,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水文现代化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4年12月6日,长江流域智慧水文技术交流会在云南召开。会上,首个数字水文开放平台“九派·OpenHI”大模型正式发布,标志着智慧水文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经过数字化转型多年沉淀,智慧水文发展积厚成势,数字意识深入人心,在算据感知、业务应用、服务升级等方面迎来全方位突破。
2024年,长江水文“三算”基础进一步夯实。丹江口水库库区全息影像一张图、汉江数字孪生水情四预系统实景三维模型搭建取得阶段性成果;耦合河道地形分析、三维水沙动力模型与AI大模型的长江河道大模型初步形成;长江水文智算平台成功部署,数据中心3D机房基本搭建完成。
数字化业务、服务、管理集群加快构建。WISH系统船舶管理模块在全局投产使用,实现无纸化船舶管理;一体化平台功能架构迭代完善;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智能通用平台等研发大力推进;长江水文监测数智平台启动研发。水文数据产品上架贵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资源目录、水文产品集市优化完善,水文智能服务矩阵加快形成。综合办公平台人事、财务、基建、安全生产等功能整体升级,综合管理全链条协同基本实现。
数字孪生水文体系逐步形成。深度参与数字孪生长江顶层设计;汉口、城陵矶、沙市等11个数字孪生水文站建成落地;综调系统提档升级,数字孪生三峡获评优秀案例及样板工程,做实“天空地水工”立体数字化场景,实现水循环全过程智能化动态模拟。
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统筹推进,抓实《条例》学习,强化警示教育,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氛围更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锻造基层坚强堡垒,持续推进提升基层治理管理能力三年专项行动。全局举办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17期次。深化党建品牌创建,1个离退休党支部获长江委第一批“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表彰。
坚持党建带群建,3个创新工作室入围长江委科技周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开展水文化传承、水文科普等志愿服务。
坚持正风肃纪,持续推进巡视整改和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会商问题落实。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研究,探索廉洁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管理、单位改革发展的方式方法。开展巡视工作条例专题学习,对2个勘测局党委开展巡察。政治监督、日常监督、职能监督同向发力,全局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
坚持人才是发展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2024年,长江委水文局倾心倾情搭建创新平台,服务保障人才引育,夯实人才队伍发展根基。
培育创新领军人才,举办三期水文青年学者讲座,组建8个水文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畅通人才评聘渠道,首批15人通过“专技贯通”认定,获高级技师职业等级。树立多领域人才标杆,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和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5人入选武汉市英才计划,取得省市级高层次人才零的突破。
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做好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推荐申报工作。加强法治建设。扎实做好水文新闻宣传,局属网站和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历史的标尺——长江水文百年老站》图书编撰完成,持续推出“站史站志”。汉口水文站获第24届国际水利环境遗产奖。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新的一年,长江委水文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深入推进长江水文“五大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治江事业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坚实的水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