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当前位置:长江水利网 新闻中心 专题集锦 正文

高质量监督的“长江路径”

来源:人民长江报  时间:2025年01月17日

大江奔涌,浩浩荡荡;风雨兼程,乘风破浪。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水利建设全速推进,投资金额再创新高;这一年,国家水网加快构建,水安全保障有力有效。

“全力做好2024年水利监督工作,对照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密防控水利行业风险隐患,有力支撑水利高质量发展。”年初,水利部召开水利监督工作会议,为全年工作把脉定向。

锚定目标,靶向发力。2024年,在长江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长江委监督局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监督、日常监督、质量监督与稽察工作,全力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为治江事业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展现了披坚执锐的长江监督力量。

“六项机制” 织密安全防护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和安全始终是国家和人民高度关切的重大问题。长江委历来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委上下须臾不敢松懈。今年先后5次在委党组会议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安全生产“第一议题”制度,强调全委上下要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民生、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务实功、求实效。按照长江委工作部署,2024年,监督局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从高标准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入手,狠抓重点领域治本攻坚。

细化清单,找准监督方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动态清零。印发《2024年长江委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长江委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持续完善监管责任清单,压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不断深化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推进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提质增效。

创新机制,提升监督质效。通过建立“委监督局—流域省市监督部门—委属单位”联系机制,监督局职工逐一“结对”联系长江流域11省、委属19家企事业单位,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督,切实提升监管效果。总结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份报告,危险源及隐患2个清单,风险管控现场、组织、监督3个责任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值守、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4项制度,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公告栏、岗位告知卡、应急处置卡和警示标识5种公告,六项机制应知应会6项须知的“123456”工作法,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三个转变”。

打造样板,高标准推进“六项机制”构建。根据委属单位业务门类多、同类业务承担单位多、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将全委业务梳理归纳为工程建设、施工及总承包、水库运行、发供电与工业生产、水文测验、勘察设计、科研试验、后勤服务(含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业务)等“八大业务板块”,每个板块,选择全委能力最强的单位,由其建设“六项机制”标杆、样板,再在全委从事同类业务的其他单位推广,高标准构建“六项机制”,运用“六项机制”全面提升各业务板块安全生产能力水平。驻点指导澧水公司、汉江集团、服务中心等单位先行先试,形成典型案例在全委进行推广,实现全委“业务、单位、项目”全覆盖。

紧盯重点,确定监督内容。建立质量与安全监督项目站,依法开展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措施方案备案工作,有序开展引江补汉、陆水水库除险加固和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等工程季度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加快推动水利工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工厂化“四化”管理。以“数字孪生”为底板,引导委属单位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安全风险“六项机制”信息化管控平台,将工程建设和运行领域“六项机制”构建与“数字孪生长江”顶层设计构建相融合,推动丹江口水库、陆水水库等9座委直管水库提质增效,实现风险的远程、在线、实时管控,借力新质生产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作为流域监督管理的中坚力量,监督局有力指导流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先后指导湖北富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四川清峪口水利枢纽等省级“六项机制”示范点创建工作,促进流域安全监管效能提升。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监督局制定印发“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和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宣传、网络知识竞赛答题等活动,推出一批安全文化宣传作品,积极营造全委关注、全委参与“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让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高位推动,分类施策,精准有效!一年来,全委安全生产工作“监之有法、督之有效”——8大业务领域,19家委属单位,所有独立法人实体和项目“六项机制”全面构建,全委业务、单位、项目实现“三个全覆盖”。全委累计排查一般隐患问题885项,清查重大隐患9项,均已完成整改,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高质量发展牢牢筑起水安全保障的长江监督防线。

多元施策 筑牢监督警戒线

2024年,我国实施水利项目4.7万个。庞大的数字背后离不开水利建设工程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监督局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牢牢守住水利安全警戒线,确保水利安全生产、生产安全。

2024年3月2日,长江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冬顺针对《关于持续推动解决长江委水文局寸滩水文站右岸过江缆道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工作建议》,作出了“抓紧推动整改,关键是要整改落实到位,消除安全隐患”的批示。

建立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节点,加强现场管理,强化政治监督,保持同向发力!工作组全年多次赴重庆现场督导,寸滩水文站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圆满解决。

按照水利部督查监督考核要求,长江委扎实开展委属水库安全运行情况、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等水利部部署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及委属单位的质量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对典型或共性问题“追根溯源”,持续发挥“督服结合”“督帮一体”作用。

水旱灾害防御是“天大的事”,只有切实保障水库安全运行,才能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汛中的“王牌”作用。今年,长江委组织开展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监督检查,监督局参与编制检查方案,印发“一省一单”7份,对流域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旱灾害防御准备情况、水利工程关键部位风险隐患以及在建水利工程、水文测站、河湖库“清四乱”等开展情况进行逐一排查,为水旱灾害防御坚决守住水安全底线。

此外,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长江委持续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四川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监督检查,对四川省质量监督履职、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安全生产、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农村供水、移民安置等6个方面进行了实地检查。

“累计派出47组次、250人次,检查项目224个,发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环节的各类问题552个……”一组组惊人的数据背后,是长江委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高水平监督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实力与担当。

“深度体检” 严控工程质量关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水利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更要胸怀“国之大者”,加强行业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将风险隐患消除于未萌。2024年,长江委严把重点建设项目质量关,扎实开展水利项目质量监督与稽察,奋力守牢工程建设运行的质量生命线。

长效监督,体制机制是保障。2024年,长江委从创新监督机制,优化监督方式方法着手,编制印发《长江委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填补了委属基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制度空白。与此同时,编制印发《委属水文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指导手册》,督导水文局制定《水文设施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推动水文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精准监督,聚焦重点是关键。扎实开展委属水利项目稽察及部分省份稽察技术帮扶。紧密围绕长江委委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水利信息化建设、水文设施工程等非传统水利建设项目稽察。先后对陆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委属水文设施工程、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等项目开展5批次7个项目稽察,发现问题99个,印发稽察报告5份,并持续对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6个重点水利工程开展质量监督。

高效监督,方式创新是核心。首次以技术帮扶形式分别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江西省新余市的5个项目开展稽察技术帮扶,在深入系统的“工程体检”基础上,针对发现问题把脉问诊、解惑答疑,协助指导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此外,还组织开发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对质量监督工作过程的信息化管控,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水利监督工作新动能。

奋斗为笔,江河为卷。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监督局将更好统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对照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标对表、从严从实落实各项监督任务,把“问题清单”转变为“幸福清单”,奋力谱写新时代水利监督“长江经验”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