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当前位置:长江水利网 新闻中心 专题集锦 正文

旱涝同防迎大考 调峰驯洪扛天职

来源:人民长江报  作者:岳鹏宇 陈新国 王慧颖  时间:2025年01月17日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汛期集中的梅雨、极端的局地降雨和历史罕见的涝旱急转,长江委会同流域各地水利部门及有关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扛起水旱灾害防御天职,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和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成功防御了多区域多场次大洪水过程,在汛末极端枯水的情况下完成蓄水任务,持续强化防汛督导指导和技术支撑,取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

涝旱急转 长江大考

2024年长江流域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汛期发生中下游型区域性大洪水,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局地极端性强,长江3次编号洪水和汉江等多条支流编号洪水接踵而至,台风“格美”影响大。

数据显示,2024年长江流域共有192条河流的309站发生超警及以上洪水,主要支流均发生超警及以上洪水,汨罗江、陆水、修河、湘江多条支流、汉江上游支流金钱河等26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湘江、资水、汉江中游支流唐河等28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洪水,湖南华容县、平江县、资兴市等多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险情灾情,流域局部地区遭遇严重山洪灾害,长江防汛面临多线作战压力,形势严峻复杂。8月后,高温少雨发展并持续,水库蓄水期来水极端偏枯,涝旱转换迅速,局地发生不同程度旱情。

汛情呼唤作为,旱情彰显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汛情旱情,长江委坚决扛牢天职,全力以专业之长和行动之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超前部署 应对从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做好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事关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

“每年汛期结束之日,就是来年备汛开始之时!”对于防汛备汛,长江委人从未有过丝毫懈怠。2024年伊始,长江委便明确了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准备各项重点工作,并行动起来——

细致排查风险隐患。根据水利部安排,长江委领导率检查组对重庆、贵州、西藏3省(区、市)及委管水库开展检查。针对责任制落实、“四预”工作等重点事项,共派出21个专家组开展明查暗访,并以“一省一单”督促整改。组织开展委管水库汛前检查完成问题整改。督促各地按期完成水毁修复工程、堤库开口工程建设任务。

完善方案预案体系。组织编制2024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并获水利部批复,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工程增加至127座(处)。印发2024年度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组织批复53座控制性水库(水电站)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完成多条跨省支流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修订,推进长江防御洪水方案和长江洪水调度方案修编。

演练充分队伍到位。开展长江“1935·7”中游型特大洪水模拟调度推演,应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数字孪生汉江流域等试点建设成果,检验现状工程体系下的洪水防御能力。开展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培训,预置近300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组、专业组和专家库人员名单,印发《指导手册》进一步规范工作组和专家组工作。

有序消落腾库。2024年6月6日8时,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145米左右,提前完成消落任务。纳入联合调度的控制性水库腾出防洪库容约678亿立方米,可调节洪水库容约870亿立方米,为应对2024年汛期长江流域洪水做好准备。消落调度期间,统筹多方用水需求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流域上下从容应对洪水考验!

运筹帷幄 御洪有策

做好长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长江委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一年来,长江委锚定“安澜长江”建设目标,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持续推进长江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刘冬顺深入一线,先后赴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广西、云南、陕西等地调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24年入汛后,长江委迅速启动汛期工作机制,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认真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和水利部工作会议要求,召开长江防总指挥长视频会议、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细化部署各项工作。

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长江委建立起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汛期3次专门严明防汛工作纪律,组建长江委防汛抗旱青年突击队,动员力量投入防汛工作。“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落实工作机制,全委防汛工作相关人员取消休假,全力投入防汛应对。

面对持续发展的汛情,长江防总、长江委6月至8月先后启动并维持针对湖北、江西、安徽、湖南防汛(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共计32天)和针对贵州、江苏、四川、重庆、云南防汛(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共计47天);9月针对台风“普拉桑”启动防汛(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2天),认真落实各项响应行动。

2024年汛期,长江委滚动开展防汛会商120余次,针对关键节点水工程调度和重大险情灾情处置,加密会商研判,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汛情发展,做好风险研判、信息报送、应急处置、复盘分析等各环节工作。

据统计,2024年共发布长江防总、长江委汛情通报12期,洪水编号13次、洪水预警52期,编写干支流、长中短期水雨情预报材料686余期,水雨情简报等水雨情分析材料221期,利用实时雷达监测开展流域强降雨预警560余次,推送热点水情等APP消息8万余人次。新增预报方案(节点)33套,修编预报方案70套。

与长江流域气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享80部天气雷达数据,关键节点联合发布水文气象专报5期;加强与电力、航运、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的沟通协调,组织开展长江上游水库群生态调度、蓄水调度和消落调度联合会商;加强与流域各地防指(防办)的工作联系,完善信息沟通和报送机制……2024年,流域上下进一步深化协作,凝聚强大御洪合力。

数字孪生,让防汛更“智慧”。在洪水调度和险情处置会商决策过程中,长江委充分运用数字孪生先行先试成果,与长江流域综合调度系统等有机整合,强化防汛业务数字孪生决策支持。通过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加快推动形成数字孪生长江雏形。

联调联控 化险为夷

2024年7月9日,长江委行政楼15楼会商室气氛紧张而热烈。此时根据最新预报,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将在上游形成!

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刚刚过去的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应对及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险情处置过程中,“国之重器”三峡水库接连出击,水位已经防洪调度运用至160米左右,为水库正常运行以来同期最高水位。

若继续拦蓄,重庆主城区防洪和三峡库区库尾土地临时淹没风险将增加;若维持调度方案,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洞庭湖区域将再次面临防洪压力。

如何从两难境地突围,不仅是对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一次检阅,更是对长江委统一联合调度水平的再次考验。

时机转瞬即逝,调度箭在弦上。经过审慎研判,长江委调度三峡水库将入库洪峰流量550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37000立方米每秒下泄,同时联合调度三峡水库以上15座控制性水库配合拦洪,全力削减三峡水库入库洪峰9000立方米每秒,尽量控制三峡水库水位上涨速度,避免三峡库区淹没风险,避免沙市至监利约206公里江段超保证水位,再一次守护了中下游防洪安全。

2024年长江洪水防御过程中,长江委坚决贯彻落实李国英部长会商部署和批示要求,全面理解并坚决贯彻“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要求,密切关注汛情发展、防洪形势变化,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当前和长远,逐阶段明确调度目标和调度思路,逐日滚动优化调度方案,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库及时投入防洪运用,精细化做好干支流水库配合三峡水库调度和三峡水库削峰、拦蓄、预泄等操作,下发调度令63份,统一联合调度好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53座流域控制性水库累计拦洪282亿立方米。

据介绍,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期间,长江委联合调度上中游控制性水库群累计拦洪约165亿立方米,避免了城陵矶江段及洞庭湖区水位超保证水位和城陵矶附近地区蓄滞洪区的分洪运用。团洲垸险情发生后,长江委紧急调度上中游水库群拦洪23亿立方米,加快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退水速率,降低“第二道防线”钱团间堤的防守压力,保障堵口顺利合龙。

在之后应对长江第3号洪水过程中,长江委在上游防洪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小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帮助加快洞庭湖水系及湖区退水;在防御汉江2024年第1号洪水时,长江委科学调度汉江流域水库群为汉江中下游错峰……一次次科学调度水库等防洪工程,长江委人决策的果敢和御洪的智慧得以充分彰显。

统筹供蓄 平衡多赢

2024年8月后长江流域极端枯水形势,给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库群蓄水调度带来新的挑战。

涝旱转折迹象初显,长江委联合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持续开展流域气象干旱监测,加强旱情信息收集,积极与沿江各省(市)及相关水工程管理单位沟通,提醒抓紧蓄水保水,滚动做好枯水预报预警,提醒有关地区有效应对取用水困难和长江口咸潮入侵风险。

2024年8月以来,长江委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组织召开专题会商近30次,滚动研判后期流域枯水形势,加强与电网、航运部门以及水库运行管理单位沟通协调,在保障长江中下游供水、灌溉、航运等基本用水需求前提下,按照早蓄、多蓄的原则,及时优化调整水库群运行方式,尽量增加三峡水库及上游水库群蓄水量。

数据显示,2024年8月上中旬三峡、丹江口水库共利用洪水资源108亿立方米,汛后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最大蓄水量875亿立方米,其中上游控制性水库群最大蓄水量616亿立方米,在来水偏少近3成的情况下完成蓄水任务,为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灌溉用水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不仅如此,2024年流域水工程生态、航运、应急发电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生态方面,组织开展各类水工程生态调度17次,其中三峡水库第2次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期间,宜都、沙市江段总产卵规模分别约681亿粒、573亿粒,各项指标都再创历史新高;开展2次三峡水库库尾减淤调度,共减少三峡库尾河段泥沙淤积393万立方米。

航运方面,联合调度合理控制三峡上、下游流量及水位,及时通过短时应急调度方式疏解积压船舶,保障长江黄金水道高效畅通。台风“格美”影响和长江3号洪水期间,通过调整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紧急疏解积压过闸易燃易爆危险品船舶79艘;积极协调枯水期联合调度,疏散三峡至葛洲坝、乌江等水域滞留船舶105艘。

发电方面,通过水库群洪水资源化利用等优化调度,2024年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增发电量205.5亿千瓦时。盛夏高温期间,保障金沙江下游至三峡电站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最高单日发电量达16.8亿千瓦时,有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星夜驰援 不负所托

防汛是水利部门的天职。近年来,长江委逐步完善工作机制,来自委内各部门各单位各专业的近300名党员干部和技术专家进入“专家库”,汛期按照需要第一时间赴地方开展督导指导,全力守护江河安澜和人民安康。

2024年汛期,长江委受水利部委托派出29个工作组(专家组)92人次,赴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贵州、陕西指导暴雨洪水防范应对和险情应急处置132处。此外,长江防总派出技术专家12人分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指导高水位期间巡堤查险和险情应急处置。

湖南团洲垸决口险情发生后,根据水利部安排,长江委第一时间调集工作组、专家组、水文应急监测组于当晚赶到,积极开展水文应急监测和预报,参与决口封堵、钱团间堤巡查、垸内积水抽排等险情处置工作。

险情处置期间,长江委共有50余人次在前方开展工作。加强前后方联动,委属单位后方技术支撑团队深化数字孪生长江行蓄洪空间建设成果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参与制定垸内涝水排除方案并提供现场抢险指挥部,精准支撑应急处置和调度决策。

险情在哪里,长江委专家就在哪里。2024年,陕西柞水、四川汉源、四川康定、湖南资兴有关灾情险情应急监测和险情分析工作现场,长江委技术专家都迅速赶赴一线。暴雨惊涛间,他们迎汛而上、向险而行,一次又一次为险情处置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撑。

形势催人奋进,实干创造未来。新的一年,长江委将在水利部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笃行实干,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确保长江安澜、人民安宁、社会安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杨敏